logo

首页 时政 国际 人文 财经 军事 一带一路 健康 企业 理论 法制 教育 科普 房产 公益 +更多

登录会员

还没有会员?注册

北京

天津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

四川省

贵州省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天津

重庆

雄安新区

成都

杭州

西安

武汉

石家庄

郑州

南京

长沙

沈阳

青岛

济南

宁波

东莞

无锡

福州

厦门

合肥

昆明

哈尔滨

大连

佛山

更多...

盐池:“党建+”建强脱贫攻坚“火车头”

2019-07-23 18:52:3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519

  核心提示

  近年来,盐池县坚持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方面探索创新,保障脱贫攻坚有序推进,不断放大“党建+产业”“党建+资源”“党建+机制”扶贫效应,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径,在全区率先实现脱贫出列。

  党建+产业

  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p>  <p  align=

借助“党建+产业”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每天清晨,盐池县花马池镇曹泥洼村村民马建伟准点来到大棚内,为种植的葡萄、红梅杏松松土、浇浇水,心中格外惬意。

  “前两年搭建一个大拱棚政府给补5000元,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现如今政府投资658万元在村上建起设施农业园区,新建的温室大棚政府每栋补3万多元,一下子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今年试种一茬香瓜收入了4万元。”

  抓住盐池发展乡村旅游的大好机遇,2016年,马建伟在自家院子里建起农家乐,最高峰一年纯收益10万元。“村上专门成立了生态观光旅游合作社,将未脱贫、低收入、残疾人家庭20户52人纳入合作社,每户每年可分到1000元至3000元红利。”他说。村上通过“党支部牵头、合作社带动、种植大户和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每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400多万元。

  “我们这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种高品质黄花菜,每亩能产1250公斤左右,净利润在4000元以上。”花马池镇盈德村村民陈菊花说,种植黄花菜不但可以向银行申请无抵押贷款,而且政府每亩给予700元农业补贴。

  “黄花菜的效益是玉米的10多倍,种植户尝到了甜头。”盈德村村支书杨文志说,在“党建+产业”扶贫政策带动下,盈德村共种植黄花菜2960亩。现在大家发了黄花财,大部分家庭都买了小轿车,在银川、吴忠及盐池县城买房子的也不在少数。

  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以党建为抓手、以利好政策引导,盐池黄花菜以每年1万亩的速度扩张。截至2018年底,盐池县共种植8.1万亩黄花菜,建成了隰宁堡、大坝、贾记圈3个大型黄花菜种植基地,实现总产值1.8亿元。

  同时,盐池县6家农业龙头企业专门设立党组织,由102个村党组织牵头成立滩羊养殖、黄花菜种植等特色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协会)227家、功能党小组132个,采取“支部+N+党员+农户”的推动型产业扶贫模式,推动滩羊、黄花菜、牧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迅速壮大,为贫困群众增收贡献率达80%以上。

  党建+资源

  释放示范带动“磁场效应”

  刚刚上任青山乡方山村村支部书记,今年25岁的吴靖在老支书的帮助下,逐渐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清晰定位。

  目前该村2个自然村还没有通硬化路,发展经果林资金短缺,急需项目资金支持;有一个自然村村容村貌亟待整治。上任伊始,吴靖感觉到身上的担子很重。今年能当选村支部书记,组织主要看好她的大学学历和3年的部队历练,更得益于盐池县“选优配强”基层班子的用人政策。

  近年来,盐池县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主动“召回”有奉献精神、能创业致富的在外创业能人回村创新创业,选树一批在脱贫致富、诚信经营、孝老爱亲等方面发挥模范作用的新民风建设带头人,助推脱贫富民。

  看好荞麦等小杂粮迅速升温的市场商机,2013年,在外地开武馆的杨彦昭返回家乡盐池县大水坑镇二道沟村,成立湖生种养合作社,陆续流转6118亩土地种植荞麦。

  在盐池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杨彦昭不仅贷了200万元贴息款,还享受到购买小杂粮加工设备的补贴。为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杨彦昭新建了小杂粮加工厂、滩羊养殖大棚和生猪养殖大棚。在他的带动下,2018年,湖生种养合作社的161户社员户均增收3000元。杨彦昭也于当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一心想把合作社小杂粮初加工这块做起来,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为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盐池县先后培育44名“三型”村党组织书记、237名农村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连续举办四届村干部大专函授班,培养大专学历村干部338人。先后有3100余名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选派37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抽调280名区、市、县优秀干部驻村助力脱贫富民……

  “2017年、2018年,县财政分别拿出250万元和350万元,对全县村组干部和村监会成员进行绩效考核奖励,凝聚了‘党建+资源’的脱贫‘合力’。”盐池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树立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机制,确保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

  2016年以来,盐池县捆绑整合扶贫专项资金和县财政资金14.09亿元,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扶贫。县财政每年将每个行政村3万元办公经费提升为8万元。

  党建+机制

  培育脱贫富民“领头羊”

  “现在村上的党建、脱贫富民、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干不好就会随时被替换掉。”盐池县四墩子村村支书张志铭说,盐池县将扶贫工作纳入村党组织星级考评,被命名为 “三星”“四星”“五星”的村党组织,分别给予0.5万元、1万元、2万元的资金奖励。

<p>  <p  align=

 花马池镇曹泥洼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

  盐池县每年选取10个先进村作为党建示范点重点培育,每年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整顿,树立典型样板、补齐后进短板,抓两头带中间,逐步消除扶贫攻坚的障碍。2017年星级基层党组织评定中,有11个村党组织被评为“零星级”。为此,盐池县逐个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顿方案,由县委书记等11名县领导联系包抓,整顿验收不通过,工作组不撤离。近3年来,该县创建村党组织示范点18个、整顿转化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2个,有效推动74个贫困村、32286名贫困群众脱贫摘帽。

  通过“支部+”模式,雨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昔日的“空壳村”变身成为富裕村。“我们探索支部+公司+党员+贫困户模式,投资150余万元开办春雨粮油加工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冯记沟乡雨强村党支部书记杨云说。

  盐池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措施,建立健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工作的考核力度。采取村企合作模式,为所有贫困村建设光伏电站,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至8万元不等。截至目前,盐池县74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记者  蒲利宏  苏 峰  杜晓星)

中国时政新闻网由人民时政通讯社主管主办        登记证号码:70435809-001-03-19-9
联系方式:       邮箱:zgszxww@126.com        电话:00852-31159538        传真:(852)2125 5320        地址:九龙红磡鹤园东街3号卫安中心11楼8室       
商务合作:       内地合作联系方式:zgszxww(微信)        Unit 8.11/F. Guardforce Centre,No.3 Hok Yuen Street East,Hung Hom.H.K        地铁:黄埔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中国时政新闻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6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