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时政 国际 人文 财经 军事 一带一路 健康 企业 理论 法制 教育 科普 房产 公益 +更多

登录会员

还没有会员?注册

北京

天津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

四川省

贵州省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天津

重庆

雄安新区

成都

杭州

西安

武汉

石家庄

郑州

南京

长沙

沈阳

青岛

济南

宁波

东莞

无锡

福州

厦门

合肥

昆明

哈尔滨

大连

佛山

更多...

在分垃圾这件事上,蜡笔小新、柯南比上海阿姨更专业

2019-07-19 11:10:46   作者:  来源:  阅读数:694

影音书画

  在分垃圾这件事上,蜡笔小新、柯南比上海阿姨更专业

 

  感觉自己像被盯上了。我点开微博热搜,10条里3条是垃圾分类,点开抖音视频,首页里小姐姐们的劲歌热舞偃旗息鼓,换成了上海阿姨一脸真诚直击灵魂的拷问,“你是个什么垃圾?”

  垃圾分类的消息无处不在,我们还能有个喘口气的时间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1992年的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被重新翻捡出来顶上热搜,只因为其中一集小新一家也被垃圾分类困扰。

  我心有戚戚,决定看个悬疑剧冷静冷静。点开讲连环杀人案的影片《轮到你了》,气氛诡谲,垃圾分类间里有脚步声缓慢靠近,吓得男人猛然回头,正撞上语气悠悠的脸色煞白女邻居“垃圾有好好分类吗?没有我就诅咒你……”更直白的是嫌疑人最想杀的人第一名竟是“不会垃圾分类的人”。

  掀起窗帘一角朝街角望去,作为暂时幸免的北京群众,楼下立着的还是俩普通蓝色垃圾桶,但我觉得“马上就轮到了”。

  7月初正式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像点燃了引信,在互联网上炸出层出不穷的段子,炸出一场围绕垃圾分类的全民大讨论。讨论热闹浩大,但毕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打造全球领先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德国用了100多年;培养国民垃圾意识,瑞典花了一代人的时间;日本也在垃圾分类上长跑了40多年……纵观垃圾分类较为成熟的国家,垃圾分类已融入生活里的细碎日常。

  某些教育是无声的。垃圾投放日历、垃圾分类App、饮料瓶或易拉罐“押瓶费”以及悄悄调整过的垃圾容器设计——为了“对付”偷懒不愿分类的人,瑞典政府把扔瓶罐的容器口设计成小孔状,把扔硬纸盒和纸板箱的容器口设计成信封状。

  某些教育是无心插柳式的。《樱桃小丸子》里小丸子的随口感叹“值日生好辛苦”,隐含着日本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教育,午餐值日生要等全班用餐完毕后,收集齐全班的牛奶盒,展开奶盒、冲洗干净,晾干再送回学校的回收站。日剧中的主人公常有在自动贩卖机旁喝饮料的镜头,倒不是渴得慌,而是日本街道并不设置垃圾桶,只在自动贩卖机旁配有可以垃圾分类的空瓶回收箱。

  不过,迄今为止我看过最硬核的“垃圾分类教育片”还属《名侦探柯南》——“一不遵守垃圾分类的女子,于半夜偷倒垃圾时,被一恪守分类要求的男子杀害于街头。”

  虽不至于死人,因扔错垃圾而罚款入刑、被邻居“嫌弃及教育”还是常见的后果。在美国,乱丢杂物属三级轻罪,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监禁。实施连坐制的德国,一旦乱扔垃圾被发现,当地环境警察就会发出警告。倘若再犯,整个小区的垃圾处理费都会提高,引得物业与居民自发排查“罪魁祸首”,群体间的监督压力让人不得不打起精神。

  而在《名侦探柯南》里出现的垃圾处理厂也有真实场景。由宫崎骏的偶像百水先生进行外观设计的大阪舞洲岛垃圾处理厂,远远看去仿佛游乐场,不知情的人绝不会把它和垃圾联系在一起。处理厂干净整洁、色彩明亮得恍若安徒生的童话世界,红黄的条纹象征着燃烧的火焰,形态各异的可爱窗子与爬山虎装点着墙壁,标志性的长管烟囱令人想起长发公主的城堡……

  大阪市小学开设了“环境科”课程,学生们将在四年级到垃圾焚烧厂课外实践,所以舞洲岛垃圾处理厂还像个对外开放的科技馆。在透明的封闭玻璃下,学生们可以看到垃圾处理的过程,并沿着一条专门设计的参观路线,通过音乐、展览、漫画、游戏等形式接受环保科普,甚至手动操作部分垃圾处理装置——操纵直径6米的机械手,抓起近10吨的垃圾。

  不仅肩负着垃圾收集处理与科普的重任,舞洲垃圾处理厂可利用燃烧垃圾的热量发电21990千瓦,在满足自身需求之余,每年再创收6亿日元。

  日本东京的大型垃圾处理厂附近常建有体育场,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的余热供体育场的浴室和游泳池使用,使公众了解垃圾处理、回收之后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影响。东京一家名为“Gomi Pit”(垃圾坑)的酒吧在一家垃圾处理厂旁开业,店主希望客人在酒吧享受生活时,也能对自己每天产生的垃圾进行反思。

  垃圾分类早就不只是政府与垃圾的单挑了。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只要人数超过12人,就可以预约环境卫生局的团队上门宣讲科普。德国的一些大学相继设立了垃圾处理专业或课程……

  日本的画风显然更“燃”,“蜘蛛侠”“超人”等东京街头的cosplay爱好者装扮成二次元形象参加非营利组织发起的捡垃圾活动。

  京都、东京、札幌等地的街头还会出现神秘的武士团体,他们身着武士风格服饰,神情坚毅、气势十足地手持长械——垃圾拾捡器,维护着心中道义——“为了更干净的城市,用武士的精神向垃圾宣战”,边即兴表演武士剑术,边勤恳拾捡垃圾。遇到垃圾,他们往往先大喊一声“惩罚那些没有道德的人”,然后招式利落地将垃圾抛到身后背篓。这些“拾荒武士”有时会带领中小学生一起走上街头捡垃圾,有时全凭个人魅力,就能吸引到好奇的小朋友。

  也许因为都是面向未来的事,垃圾分类上没人不重视儿童教育。

  英国小朋友流行看动画片学习垃圾分类,美、澳的小朋友入幼儿园第一天就会统一组织去垃圾回收站参观。儿童带动家庭也是一项策略,德国小朋友要写环保日记,记录和父母的环保日常,瑞典小朋友要完成和父母一起垃圾分类的家庭任务。

  比利时小朋友们则“因龄施教”,幼儿园课程常以童话故事为线索教习分类,中学课程便不再局限于为何分类、如何分类,转而代入垃圾分类中心员工、政府负责人、包装生产商等不同身份进行话题讨论,思考垃圾分类管理。

  一个小朋友今年3岁,虽然还不知道垃圾分类是什么,但小猪佩奇动画片里“Recycle,recycle ,We're going to recycle。”的旋律一起,她就能摇摇晃晃地跟着哼唱。

  社交媒体上垃圾分类的热度还是不减。没人否认垃圾分类本身的意义,但也许是一想到要把努力投入到漫长的坚持,几乎要从零开始地面对,热情里就裹挟着犹豫的情绪。

  想到《蜡笔小新》里小新用奶萌的语气念叨“以后就是垃圾分类的时代了,我会不断地练习来习惯怎么做垃圾分类”。

  这也许是一锤定音式的结语。(实习生 徐竞然)

中国时政新闻网由人民时政通讯社主管主办        登记证号码:70435809-001-03-19-9
联系方式:       邮箱:zgszxww@126.com        电话:00852-31159538        传真:(852)2125 5320        地址:九龙红磡鹤园东街3号卫安中心11楼8室       
商务合作:       内地合作联系方式:zgszxww(微信)        Unit 8.11/F. Guardforce Centre,No.3 Hok Yuen Street East,Hung Hom.H.K        地铁:黄埔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中国时政新闻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6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