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0 17:32:54 作者: 来源:人民网 阅读数:525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木耳被百姓喻为“牡丹”:春末摆放落地的白色菌包被称为“白牡丹”,盛夏成熟采摘的黑木耳被称为“黑牡丹”。
关于汪清木耳在市场上地位,国内外市场给出这样的概括:“中国木耳看东北,东北木耳看汪清。”在这里,不仅能够聆听两百多年来木耳种植的历史,还能切身感受到现代化木耳产业为县域经济注入的蓬勃动力。
7月6日,“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中央网络走进吉林媒体团来到这里,寻找“牡丹”致富的秘密,一起感受“小木耳”背后的“大文章” 。
技术翻新惊艳媒体团
“这里的环境真舒服!”媒体团成员刚刚下车就为清新的空气所迷醉,远方的青山美景让媒体团成员扫去了一身疲惫,成片的茵茵绿草,更是让媒体团成员欣喜不已。“我喜欢这里的环境,第一次这么贴近大自然。”
汪清北耳科技有限公司是今日首个采访地点,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金为50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是汪清县政府全资的国有公司。
走进车间,媒体团耳畔满是流水线的作业声,一袋袋包装精美的木耳不断的从机械内吐出,分拣机、金属探测仪等精密机器让众人看花了眼,媒体团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冲上各式设备前,“咔嚓,咔嚓”地频繁按下快门,将整个生产过程装进镜头。
目前,汪清县北耳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逐步发展成为集菌种研发、设备生产、菌包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种植、产品加工、集中销售、物流配货、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全产业链闭合型生态循环产业园区。2017年,该园区黑木耳栽培达到6.5亿袋,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凭借黑木耳产业实现脱贫的农户累计达2776人,占脱贫人口的40%,为了汪清为全县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吉林汪清北耳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孙立新笑着告诉众位记者:“我们将村民自家种植的零散木耳收购而来,确保户户得实惠,此外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贫困户,希望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生产中来。集纳来的干木耳要经过人工选剔间、预处理间、干燥杀菌间等车间,总共要经过精选、清洗、脱水、烘干、金属探测、选色、微波杀菌等14道工序。公司经过近两年的运行,目前可以年生产汪清优质黑木耳2500吨,产值大概一亿元左右,汪清北耳品牌产品正在通过线上和线下多渠道销售。”
产业集群中的“大文章”
汪清县地处长白山林区,位于北纬43度至44度之间,属典型的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毗邻日本海,受西伯利亚气候和太平洋季风影响,空气湿润,昼夜温差较大,生产出来的黑木耳胶质厚、有弹性。且森林覆盖率达到88.79%,为黑木耳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随着当地持续加大扶持力度,黑木耳产业快速壮大,下面这组数据,就诠释了这些......
截至目前,汪清县黑木耳种植户达到1.38万人,黑木耳专业镇5个、种植村121个,百万袋以上村65个,17家省州级重点龙头企业在此从事黑木耳生产加工,产品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了更好为品质“背书”,汪清建设完成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黑木耳产品生产企业提供专业、准确的检验数据,进一步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更系统、权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撑。
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一排排试管、一台台“高大上”的试验设备,勾引起了媒体团成员的好奇心,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作为省内唯一建立单项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专业实验室,我们能够对黑木耳产品的水分、灰分、总糖、粗纤维、蛋白质、脂肪等二十五个项目做检测,可以更有效地推进黑木耳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更方便对黑木耳产品质量进行管控和安全监管。”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赵方平耐心的对媒体团成员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一座现代化工厂矗立在山水之间。在这里,实现了从培育、种植、采摘、晾晒、分选、包装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目前已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技术革新的排头兵,为黑木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观过无人工厂、考察了立体式种植大棚......眼前的这一切都刷新了媒体团成员对木耳栽植的传统印象,很多媒体团成员不仅唏嘘到,“我从来没有想到,木耳种植培育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真的太科技化了!”
“待到2020年底,产业园内全部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无人智能生产、管理,项目年产值将达到3.5亿元左右,年利税5000万元,能够有效带动当地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小木耳带动大产业,在桃园小木耳产业园负责人孙永芳的眼里,不再只是一句空谈。而如今的汪清县,也正在以黑木耳产业作为突破口,向着脱贫致富的道路不断加速向前!
从最基础的菌包开始,到如今的自动化生产,孙永芳永远信心十足,充满干劲:“我们不但要将菌包做好,还要用自己的菌包把木耳种好,把木耳加工好,将整个黑木耳产业链建立起来,我们只做中国最好的有机木耳!”
汪清黑木耳产业的规模之大、对百姓的影响之深,只有到农田里才能感受到。
在广袤无边的山地中间,成片的白色“土地”十分壮观,这里就是黑木耳生长所必须的菌包基地。成垄整齐摆放的木耳菌棒上,厚实饱满的木耳迎着阳光反射着乌黑的光,媒体团成员们蹲在菌包堆前,一手叉起一袋菌包,详细地查看着。
据了解,1976年,汪清县开始大量引进木耳菌,当年全县木耳杆子发展到88.6万根,产木耳1.26万公斤;1979年汪清县黑木耳产量达到6.28万公斤,跨入全国“木耳千担基地县”的行列,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2001年成功举办“中国首届汪清黑木耳节”。2005年以来,汪清县先后获得“全国食用菌优秀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国家级食用菌安全出口示范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等荣誉。
上个月,CCTV-2央视财经频道《生财有道》栏目摄制组刚刚完对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的采访拍摄工作,54岁的木耳种植户张守礼得以出镜。
而今天,幸运的张守礼再次成为了被采访的对象。
“村里的地比较少,一家平均算下来也就二三亩左右,之前都是靠种黄豆、玉米为生,刨去种子、浇水、施肥等成本,每年的收益大概在万八千左右。”想到之前的苦日子,张守礼面色稍苦,不愿多提。“那会儿日子不好过,就想着能多挣些钱贴补家用。”
“现在种植黑木耳菌包,除去成本,每年的收入大概在七八万左右。”说着,张守礼从地里随手拎起一个菌包,细细打量。十几年的时间,这位朴实的农民亲身经历了当地种植产业转型天翻地覆的变化,也有幸成为了黑木耳种植大户中的一员。
“现在每年的收入相比之前翻了几番,当地政府在木耳种植方面也给与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村里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心情也是越来越舒畅,自然是越干越有劲儿。”谈及现在的生活,张守礼的脸上泛出爽朗的笑容。
产业扶贫蓄力未来
同样,产业催生机遇,也成了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贫困群众要拔穷根,不能只依靠国家兜底保障政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有自我造血功能,有长期稳定收入。”汪清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肖世权表示,目前,全县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的52.6%。栽培总量达到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黑木耳已经发展成为“多镇一品”“数村一业”的富民产业。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汪清县作为省级深度贫困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根本出路和主攻方向,坚持“村有当家产业,户有增收门路”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和群众基础,全力打造以黑木耳为主的特色主导产业,产业基础稳、脱贫脱得住,实现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台湾网记者尹赛楠表示,“今天的行程特别的有意义,让我们看到了汪清木耳从种植到收获再到包装和销售的全过程,我觉得这种一条龙式的产业扶贫对当地的产业带动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种模式和经验可以说在全国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小木耳,大文章。
汪清,靠着朵朵“牡丹”,走出脱贫“掘金路”!(记者贾子尧 栾喜良/文 摄影张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