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3 17:16:02 作者:张小波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数:564
——栾城区农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岳金宏
通讯员 聂自强 侯玉飞 刘 欣
“看这麦籽儿饱满圆润,亩产肯定又增了不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6月9日,在位于栾城区东牛村的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营的麦田里,理事长赵军海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笑开了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到土地使用权延长三十年,这让赵军海吃了定心丸。借助栾城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天亮合作社的“紫优5号”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到2000余亩。由于“紫优5号”小麦的收购价格能高出普通小麦3倍多,这让整个合作社尝到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甜头。
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栾城区近年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逐步引导农户缩减草皮种植等资源消耗型产业规模,实现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分散型向规模专业型、资源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栾城区把发展现代都市高效农业作为栾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速度建设,培育发展了草莓、樱桃、无花果、紫麦等特色产业,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建设46个现代农业园区、5个万亩农林园区,初步形成了“一轴两线六片区”现代农业发展布局。
同时,栾城区“调”的步伐并没有减缓,而是根据自身实际作出了“加减乘除”组合拳。“加法”,就是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农业品种,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农产品品牌;“减法”,就是大力压减资源高消耗、管理高成本的农业品种。今年重点实施“压草行动”,力争全年压减面积三分之一;“乘法”,就是以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为路径,拓展产业多功能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多产业融合发展;“除法”,就是坚决淘汰过时、低效低质种植品种。切实健全制度,持续推进,推动农业种植结构向高质高效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位于栾城区北石碑村的垄上庄园内, 1300多亩地里种有苹果、山楂、梨、樱桃等多种果树。果树都是沼液浇灌,施蚯蚓粪,天然有机。园区今年还增种了红薯、花生等林下作物,实现了多样化种植。
在柳林太空庄园内,负责人李巧凤打心里乐开了花:“真是赶上了区里调结构的好时候,今年我们选择种植甜瓜,从现在的收购价格看,比往年种植黄瓜收益高很多。”
为进一步调优农业种植结构,栾城区强化支持引导,保障有力有序推进。在政策支持上,先后制定出台栾城区《关于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的实施意见》《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补贴政策》等文件。区财政拿出28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对特色种植、温室大棚等16个方面进行资金支持,调动了各市场经营主体的创造性、积极性。同时,发挥好政策的杠杆作用,吸引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结构调整。在抓好示范引领上,围绕培优育强草莓、樱桃、无花果、紫麦等特色产业,示范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种植结构调整;在强化科技支撑上,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深化拓展与中科院栾城生态试验站、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业合作,为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引领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确立的农业发展新坐标,栾城区正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标准提升为引领,以品牌培育为路径,着力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新时代高质量现代新区、美丽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