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时政 国际 人文 财经 军事 一带一路 健康 企业 理论 法制 教育 科普 房产 公益 +更多

登录会员

还没有会员?注册

北京

天津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

四川省

贵州省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天津

重庆

雄安新区

成都

杭州

西安

武汉

石家庄

郑州

南京

长沙

沈阳

青岛

济南

宁波

东莞

无锡

福州

厦门

合肥

昆明

哈尔滨

大连

佛山

更多...

中俄务实合作展现广阔发展前景

2019-06-13 15:42:41   作者:人民网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数:215

  初夏的俄罗斯,大部分地方乍暖还寒,但中俄合作热度非凡。

  经贸、人文、科技……各个领域交流合作丰富多彩,论坛对话此起彼伏,签约协议接踵而至。这些活动反映出中俄正将两国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更多实际合作成果,以建交70周年为新起点,中俄务实合作展现广阔发展前景。

  经贸合作成最强突破

  中俄合作热度有多高?仅从近半个月的“采访列表”就可窥斑见豹——

  5月16日,以寻找两国经贸合作对接点和增长点为主题的“俄中对话”商务论坛在莫斯科举行;5月23日,“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在俄罗斯切博克萨雷市举行。伏尔加河畔的萨马拉州,中国企业投资1亿元人民币的太阳能发电站投产发电;列宁故乡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港口特别经济区正在打造俄中医疗综合体,并与中国伙伴推出俄罗斯首个250多兆瓦的工业风力发电场……

  中俄面临的战略任务是把两国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政治关系优势转化为经济、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成果。实现经济合作量和质的平衡发展,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是其中的重点。

  几年来,中俄双方共同努力,提速发力,推进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战略性大项目深度合作,挖掘中小企业的合作潜力,培育新的合作面和增长点,如今成效初显: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1070.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增速在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

  首船亚马尔液化天然气运抵中国,中俄原油管道二线正式运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按期向中方供气,中俄核领域一揽子合作协议顺利签署,远程宽体客机联合研制工作稳步推进;两国首座跨境铁路桥、跨境公路桥,“滨海1号”“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欧班列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北极开发、高技术合作等领域,不断成为合作新增长点。

  “在经贸合作方面,我们还要发力提速,因为仍有空间可挖。”这是在各种场合,记者听到的来自中俄各界人士的共同心声,也是对中俄经贸合作的未来提出的更高要求。

  文化交流成最靓风景

  进入5月,莫斯科市民继续品尝着一道道中国文化“大餐”:

  14日晚,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植物园“药剂师花园”响起了悠扬的昆曲,昆曲演出《牡丹亭》拉开了今年契诃夫国际戏剧节的序幕;26日,莫斯科吉尔文化中心举办中国文化节,其间,俄罗斯民众不仅可以品茶、唱中国歌、听中国民间故事,还能参加功夫和书法讲习班;2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举办“俄罗斯与中国的伟大书法”展览,中俄书法家齐聚一堂……

  文化交流是民心工程、未来工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6年来,中俄双方以文化为媒,交流的层级越来越高,领域越来越广,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活动也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有影响力。从“旅游年”“青年友好交流年”到“媒体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各类大型国家级活动接踵而至;从互办电影节、互译出版项目,到两国博物馆、剧院、美术界之间频繁互动,极大繁荣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形式和内涵,增进了双方民众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中俄文化论坛和“中俄文化大集”活动,更成为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文交流合作的品牌项目。

  “俄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可以推动两国了解彼此的过去,巩固现在的关系,并传承给未来。”驻足于一幅幅中俄书法作品前,俄罗斯国家杜马俄中议员友好小组主席加夫里洛夫如是强调。

  世代友好成最美旋律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在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前夕,围绕建交70周年举办的系列庆祝活动在俄罗斯掀起一波波高潮——

  由中俄两国前任和现任外交官、记者、专家等撰写的《世代友好——纪念中俄建交70周年文集》新鲜出炉,反映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真挚情谊;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学者集体撰写的《50年代苏联在华援建156个项目始末》在莫斯科首发,披露了鲜为人知的苏中合作项目;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们以“中国与俄罗斯:新时代的合作”为主题展开研讨,俄中友好协会与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围绕俄中建交70周年进行座谈分享……

  由中俄媒体联合策划推出的献礼中俄建交70周年的“乐动中俄”创意活动,在中俄网友中引发了“表白中俄两国,点赞中俄友谊”的热潮;据了解,今年9月,还将迎来庆祝活动的最高潮……

  中俄两国人民的情谊也植根青少年一代心中。

  今年5月中旬,11年前曾帮助过中国汶川地震灾区儿童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老师们应邀访问中国,很多曾经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过的孩子从各地赶回成都,自发在宾馆门口等待“妈妈”。曾经的孩子长大了,但真情依然留存,爱的故事仍在续写。

  5月27日,2019年俄罗斯“高考”开启,今年汉语正式纳入俄统考科目,据报道,俄43个联邦主体中近300名学生申请参加汉语考试。

  一直把推动两国教育合作、增进友谊作为自己“幸福事业”的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孔子学院前俄方院长古丽洛娃坚信:“俄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不仅坚不可摧,而且必定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本报莫斯科5月30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31日 03 版)

(责编:王欲然、刘融)


中国时政新闻网由人民时政通讯社主管主办        登记证号码:70435809-001-03-19-9
联系方式:       邮箱:zgszxww@126.com        电话:00852-31159538        传真:(852)2125 5320        地址:九龙红磡鹤园东街3号卫安中心11楼8室       
商务合作:       内地合作联系方式:zgszxww(微信)        Unit 8.11/F. Guardforce Centre,No.3 Hok Yuen Street East,Hung Hom.H.K        地铁:黄埔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中国时政新闻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6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