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时政 国际 人文 财经 军事 一带一路 健康 企业 理论 法制 教育 科普 房产 公益 +更多

登录会员

还没有会员?注册

北京

天津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

四川省

贵州省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天津

重庆

雄安新区

成都

杭州

西安

武汉

石家庄

郑州

南京

长沙

沈阳

青岛

济南

宁波

东莞

无锡

福州

厦门

合肥

昆明

哈尔滨

大连

佛山

更多...

凝心聚力,放眼中俄友好新起点

2019-06-13 15:43:22   作者:人民网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数:217


  中俄文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5月28日,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伟大的俄罗斯与中国书法展”开幕式在莫斯科举行。图为中俄书法家合写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 屈佩摄

  “东方生活美学展”3月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图为一名观众聚精会神欣赏展品。
  本报记者 殷新宇摄 

  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中俄合作面临怎样的历史机遇?中俄经贸提速的澎湃动力来自何处?中俄民心的距离为何越来越近?在风云跌宕的国际形势下,中俄应当如何相互协作,为改善全球治理、维护世界稳定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这些问题,近日在俄罗斯举办的两场论坛给出了许多建议。5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俄智库高端论坛举行。5月31日,由俄中友好协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机构主办的庆祝俄中建交70周年论坛也接踵而至。

  两个论坛汇聚了当代中俄两国学术界的智库精英。论坛会场内外,处处是真情的讲述、扎实的分析和智慧的思辨。中俄专家学者多角度、全方位地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贡献智慧。与会的中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和指导下,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站在两国建交7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关系定能实现更大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超高强度钢铁”构建中俄友好大厦

  第五届中俄智库高端论坛主题是“中国与俄罗斯:新时代的合作”。许多长期致力于推动中俄友好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梅津采夫,俄罗斯副总理、俄中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俄方主席阿基莫夫,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俄罗斯国际和平基金会理事长斯卢茨基均出席会议,同时到场的还有来自俄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中俄专家学者。

  老友新朋相聚,真情处处涌动。

  “中俄两国关系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正常、最健康、最成熟、最有质量的新型大国关系。相信在这里的中俄两国所有人,都打心眼里对此感到高兴。”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主席戴秉国由衷感慨,“中俄友好大厦不是纸糊起来的,不是用砖砌起来的,而是用‘超高强度钢铁’构建起来的,是两国的民心凝结而成的,是雷打不动、任何外力所摧毁不了的,而且我们双方还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地加固”。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中关系研究和预测中心首席研究员加列诺维奇已是耄耋之年,他见证了两国交往历史上的不少关键时刻。“我这辈子很幸运。”5月31日,在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论坛上,加列诺维奇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在论坛上见到了不少老朋友。近30年里,闻一写了近30本书,记录自己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探索历程。“如果我不曾在俄罗斯的城市漫步,如果我不曾与众多普通的俄罗斯人亲近沟通,如果我不曾和俄罗斯学者交谈争论,就不可能有那些书、那些思考。”闻一认为,应该不断加深对彼此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和理解,让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成为欣欣向荣的常青之树。

  朋友间的交流格外坦诚。“俄中双边交往成绩巨大。我们和中国同事有一个共识,就是彼此尊重,尽快找到办法解决问题。”俄罗斯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司长季诺维也夫用中文说,“俄中友好任重而道远。”他认为,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伙伴关系内容不断丰富。“俄中之间的合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俄中将继续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在新形势下,我们学界面临着艰巨任务,不仅应关注趋势和现有问题,还应就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如何向前发展提出建议。”俄罗斯前外长、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伊万诺夫表示。

  智者学人的思辨,处处闪动着思想的光芒。

  阿基莫夫表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当前,俄中务实合作稳步发展,2018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正向着2000亿美元大关迈进。“未来,两国应继续深化能源、电信、大数据、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交通运输等各领域务实合作,进一步促进双边合作提质升级。”

  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跨国企业经营教研室主任沙里波夫告诉记者,俄中合作的“潜力股”非常多。“以电子商务为例,中国近年来在网络购物、云计算等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许多中国网络公司已经进入俄罗斯市场并与当地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物流方面也是如此。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幅员辽阔,是欧亚陆路和海路联通的重要枢纽。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物流的潜力,不仅将为本国带来巨大收入,也将为中国提供便利,并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发挥重大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任光宣认为,文学对于促进中俄人文交流、深化两国人民友谊具有特殊的价值。他介绍,中国开设俄语系或俄语专业的高校,从21世纪初的60多所增加到如今的140所。俄罗斯开设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七八所增加到现在的60多所,目前,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升。“中俄两国应当共同举办更多活动,让中俄文学的交往继续升温,让两国的青少年阅读并喜爱上伟大邻国的文学。”

  从推动成立上合组织到建立中俄印、中俄蒙等合作机制,从金砖机制内的创新到二十国集团框架下的协调,中俄两国战略协作早已超越双边关系范畴,体现在地区和国际事务诸多层面。两国共同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卢佳宁看来,在新的时期,俄中合作可以在几个方向探索:加深两国的战略合作,特别是在安全领域的协调;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进行彼此资源的有效对接;在改善全球治理方面加强合作;强调平等的文明对话,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全球经济的开放性,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增进在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中的深入合作。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表示,中国一贯倡导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反对霸凌主义,在这一点上俄中高度一致。“俄中友好完全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的长久利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的俄中合作为当今世界提供了先进的合作模式。”

  (本报莫斯科6月1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2日 03 版)

(责编:王欲然、刘融)


中国时政新闻网由人民时政通讯社主管主办        登记证号码:70435809-001-03-19-9
联系方式:       邮箱:zgszxww@126.com        电话:00852-31159538        传真:(852)2125 5320        地址:九龙红磡鹤园东街3号卫安中心11楼8室       
商务合作:       内地合作联系方式:zgszxww(微信)        Unit 8.11/F. Guardforce Centre,No.3 Hok Yuen Street East,Hung Hom.H.K        地铁:黄埔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中国时政新闻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6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