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08:24:48 作者:李振云 来源:原创 阅读数:253
在河北邱县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上,曾经让货车司机们提心吊胆的治超站,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 “温暖蜕变”。往日里冰冷严肃的执法卡点,如今已蜕变为司机们口中 “能歇歇脚、能解难题、能暖到心窝” 的服务港湾。这场从 “紧盯车辆” 到 “服务于人”的深刻转型,不仅巧妙化解了执法严格性与民生需求间的矛盾,更为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增添了一抹温情亮色。
执法有温度:“三不罚三优先” 破解民生难题
“师傅,您这车载货稍微超了点,但看记录您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这次咱不罚款。来,先看看这个因超限引发的事故案例,以后可得多注意……” 在邱县 106 国道治超站,执法人员王红达耐心细致地讲解,恰恰反映出执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考虑到当地农产品外运频繁、司机常常需要赶农时的实际情况,邱县果断放弃了 “一刀切” 的执法方式,创新推出 “三不罚三优先”机制 —— 首次轻微超限、非主观故意超限以及运输鲜活农产品轻微超限的情况不罚款;农资车、赶农时的货车、有困难的司机优先进行检测、放行并给予帮扶。
菜农赵师傅的经历,就是这一机制的鲜活例证。去年夏天,一场暴雨延误了装货时间,导致他的车辆出现轻微超限,执法人员不仅没有对他进行处罚,还主动帮忙协调冷链车进行转运,保住了他整车上百斤蔬菜的新鲜。
与此同时,“土洋结合” 的普法宣传方式深入司机群体。用方言广播解读法规,配上生动有趣的漫画海报,让枯燥的法规真正入脑入心。“现在跑邱县的路,心里踏实多了!” 有着十年驾龄的周师傅由衷感慨道。
驿站暖人心:“司机之家” 服务无微不至
走进香城固治超站的 “司机驿站”,热腾腾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整齐排列的工具箱、醒目的周边服务“优惠清单”,构成了一幅温馨动人的图景。这里不再仅仅是执法点,更是司机们奔波路上的温暖港湾。
“以前到站里,除了检查就是罚款,现在能喝口热水、充个电,车胎扎了还能借工具补。”杨师傅的亲身体验,代表了众多司机的心声。去年冬天,他的货车突然爆胎,执法人员不仅递上了热乎乎的开水,还帮忙协调汽修店以优惠价格快速换好了轮胎。
驿站的服务还在不断升级:免费休息、应急药箱、手机充电只是基础服务;联合卫生院开通 “司机急诊通道”、与农机站协作提供农具存放点是颇具特色的延伸服务;甚至代收物流信息、帮忙寻找货源等个性化服务,也让本地司机受益匪浅。
工作人员燕学鹏的手机里,存着 200 多位司机的需求清单,高血压药提醒、易损货物装载叮嘱…… 在这些细微之处,尽显真情实意。仅今年上半年,各站点的应急帮扶就超过 320 次,解决各类运输难题 180 余件。
刚柔并济:温度不越底线,科技守护公正
“服务不是放任,温度不能代替尺度。”邱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安刚毅强调,柔性执法始终要以安全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多次超限、恶意超载以及危及道路安全的行为,邱县始终坚持 “零容忍”。
为了杜绝人情干扰,该县出台了《乡村治超执法操作手册》,将超限情况细分为三级,明确了对应的 “教育、处罚、强制卸载” 标准,就连 “超载几公斤”“夜间执法该如何用语” 等细节,都有章可循。智能称重系统与省平台实时联网,数据自动生成且不可篡改。“系统一报警,超载数据与类别立刻就会显示出来,我们按照手册处理就行。” 执法人员陈学英表示,科技让执法更加规范透明。
这场 “温度革命” 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邱县的超限率同比下降 42%,相关道路事故锐减 60%,司机满意度从 78% 跃升至 95%。更令人欣喜的是,许多司机主动成为治超 “宣传员”,带动周边地区的运输户自觉规范行车。
从冷冰冰的执法卡点到热乎乎的服务驿站,邱县治超站用柔性的服务延伸与刚性的底线坚守证明:守护道路安全,不仅需要力度,更需要人心的温度。在这条冀南平原的交通动脉上,一场关于治理智慧的温暖实践,正随着滚滚车轮驶向更远的地方。(李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