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1 17:47:3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阅读数:554
当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计划在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合肥、铜陵在内的首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已先行先试,成效初显。
不过,一些市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仍令人堪忧。有些人认为垃圾分类是小事,不用大费周章;有人嫌分类太琐碎、太麻烦,耽误时间;也有人则抱着侥幸心理,想趁没被“逮到”的时候再“省事”几次……这无疑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难度和阻力,也暴露了部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的欠缺。
垃圾分类并不是小事,它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能力持续升级,我国垃圾产生量激增,加重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我们对此都有切身体会。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施垃圾分类处理,能有效改善居住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动动手,每天花上几分钟,按要求分门别类地归置垃圾,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里,就能让垃圾处理更省力高效,让身边环境变得更好,何乐而不为?
推进垃圾分类,相应的政策法规要跟上。7月1日起,“史上最严”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该市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第一周就开出199张罚单、责令整改3000余起。3月15日正式实施的《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也规定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信用记录制度,将违规处置生活垃圾的行为纳入诚信体系,并予以惩戒。当然,处罚是手段不是目的,培养意识、从我做起、人人参与,养成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的习惯,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才是这项工作的初心,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殷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