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时政 国际 人文 财经 军事 一带一路 健康 企业 理论 法制 教育 科普 房产 公益 +更多

登录会员

还没有会员?注册

北京

天津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

四川省

贵州省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天津

重庆

雄安新区

成都

杭州

西安

武汉

石家庄

郑州

南京

长沙

沈阳

青岛

济南

宁波

东莞

无锡

福州

厦门

合肥

昆明

哈尔滨

大连

佛山

更多...

观察:孩子们为何仍唱着“上了年纪”的儿歌

2019-06-13 15:53:14   作者:人民网  来源:网络转载  阅读数:217

原标题:孩子们为何仍唱着“上了年纪”的儿歌

  小朋友们在唱儿歌。新华社发

  六月已经过半,各种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活动仍余热未散。大到国家级的晚会,小到每个学校的活动,儿童歌曲都是主角。“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在嘹亮的童声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曲还是那些经典老歌,而新近创作的大多昙花一现,演出过后就再难听到。这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脍炙人口、传唱度高的当代儿童歌曲少了?儿童歌曲创作传播乃至艺术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1.现在的孩子唱什么

  “7岁参加全国儿童钢琴大赛时,我弹的是《红星歌》。之后每次听到这首歌曲,我就会想起小时候,那种感动是很难以言说的。好的儿童歌曲不仅能让孩子产生审美意识,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乃至一生,就像我一样。”回忆起自己的音乐之路,钢琴家郎朗感慨良多。

  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鲍元恺对这个观点也深有感触:“儿童歌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让人记一辈子。即使你七老八十、记忆力衰退,儿时经常听唱的歌曲也依然能在脑海中回荡。从这个角度看,让孩子听、唱优质的儿童歌曲,不单是通过几首歌曲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智力开发发展那么简单,而是通过这种审美教育开悟、通灵,对他们的人格形成、视野开拓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当下儿童歌曲的创作传播状况,为祖国的花朵打造美好纯真的艺术成长园地。”

  那么,现在的孩子们都听什么音乐、唱什么歌曲?经过采访和观察,记者发现,经典老儿歌仍是传唱的主流。《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卖报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小鸭子》等,让在诸多方面存在代沟的祖孙三代,唯独在哼唱儿童歌曲时可以无缝对接。“这些经典歌曲的旋律大都优美动听,适合孩子欣赏。但其中部分作品年代久远,歌词讲述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比如《卖报歌》《一分钱》,孩子不明所以,只是机械地哼唱。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少年儿童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然而,经典儿歌毕竟数量有限。值得关注的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神曲无孔不入,如病毒般传播,影响着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家孩子一有时间就打开短视频App,随着《学猫叫》《海草舞》《燃烧我的卡路里》之类的歌曲,又唱又跳。”9岁女孩的妈妈蓝琳道出了自己的担心:“这种风靡网络的神曲节奏‘魔性’、旋律洗脑,配有动感十足、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却往往艺术水准欠奉,审美格调不高,甚至包含成人话题和值得商榷的价值理念。在这种泛娱乐化作品的长久熏陶之下,孩子的审美品位令人担忧。”

  2.是什么改变了孩子们的“歌声与微笑”

  儿歌的曲调、内容、情感与大多数的成人音乐有很大差异。如今音乐世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元,为什么属于孩子们的当代儿童歌曲却少了?是什么让孩子们的“歌声与微笑”悄然改变?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常任指挥孟大鹏曾指出,这与创作力量流失密切相关。由于社会和市场对儿童歌曲的关注度不够,创作者的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很多原本坚守在这一领域的人迫于生活压力转移阵地。“目前,大部分高水平的创作者未将儿童歌曲列入创作范畴。而对儿童歌曲创作有热情的人,有的能力不足,有的创作思路不对。他们对儿童心理不甚了解,用成人思维和套路化技巧拼凑口号和概念,使作品缺少童趣童真、真情实感。”孟大鹏说。

  “任何艺术作品只有在传播过程中,被接受者的直觉感受到、喜欢上,才有可能成为经典,流传下来。而要抓住儿童的直觉,儿童歌曲创作必须具备‘真’的特质,做到真实、真挚、真诚。”鲍元恺补充道,搞儿童歌曲的人不一定是音乐创作领域最专业的人,但一定是经常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真心喜爱孩子、熟悉孩子生活的人。

  在音乐教育家周海宏看来,优秀儿童歌曲应该满足三个标准:第一,好听,适宜儿童传唱;第二,有正确的价值观,能培养孩子善良、友爱、勇敢、正义等优秀品质;第三,作词时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贴近孩子的心理,而不应站在成人的视角居高临下地教化宣讲。

  3.发挥网络平台的枢纽作用

  如何让少年儿童在拥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世界里欣赏到适合其年龄阶段和心智发展的优质歌曲,成为艺术传播和音乐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周海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审美习惯来讲,平台越多,接触音乐的时间就越多。‘网络会对儿童音乐教育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网络仅仅是一个平台,与过去的收音机、电视没有本质区别。唯一的不同在于,广播电视由电视台、广播台等大型机构提供内容,而当下的网络人人皆可发表作品和观点。当内容多且杂的时候,关键要看成人和平台的选择。首先,家长和老师的审美趣味非常重要,他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然后替孩子把关。其次,平台必须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宣传推广中亮出自己的价值观,不是什么好玩有趣就推送什么,而是要推广那些体现真善美的优质作品。”

  令人欣喜的是,平台已经行动了起来,发动社会力量给儿童歌曲创作传播注入强大动力。6月14日,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腾讯集团、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QQ音乐及全民K歌平台将共同启动“牵手未来·艺术行动”2019全国青少年艺术教育公益活动。在活动中,QQ音乐平台将发起“给孩子写首歌”活动,联合音乐人、明星歌手以及创作达人,为孩子们创作契合天性的优质儿歌作品;同时,全民K歌将发起“和孩子唱首歌”活动,让新时代的优质儿歌被更多人传唱,让小朋友感受到歌声带来的快乐和美好。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表示:“希望通过互联网科技的力量,将音乐人、家长、老师与社会大众连接在一起,共同为孩子们打造属于他们的新儿歌。”作为该活动的评委,郎朗认为这种“互联网+艺术教育”的模式能将不易具象的文化价值,变成实实在在的感知和体验,不失为解决当下儿童歌曲创作传播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00后”“10后”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现代的科学技术拓宽延展了他们学习音乐的方式和渠道。因此,互联网企业、音乐媒介平台应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记者 李蕾 通讯员 马丽)

(责编:汤诗瑶、丁涛)


中国时政新闻网由人民时政通讯社主管主办        登记证号码:70435809-001-03-19-9
联系方式:       邮箱:zgszxww@126.com        电话:00852-31159538        传真:(852)2125 5320        地址:九龙红磡鹤园东街3号卫安中心11楼8室       
商务合作:       内地合作联系方式:zgszxww(微信)        Unit 8.11/F. Guardforce Centre,No.3 Hok Yuen Street East,Hung Hom.H.K        地铁:黄埔地铁站A出口
Copyright © 中国时政新闻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20016972号